Mysql高级3

x33g5p2x  于2021-11-21 转载在 Mysql  
字(4.6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431)

数据库应用优化

之前介绍了从sql语句层面进行优化,但是在实际生产环境中,由于数据库本身的性能局限,就必须要对前台的应用进行一些优化,来降低数据库的访问压力。

1.使用连接池

对于访问数据库来说,建立连接的代价是比较昂贵的,因为我们频繁的创建关闭连接,是比较耗费资源的,我们有必要建立 数据库连接池,以提高访问的性能

2.减少对MySQL的访问

2.1 避免对数据进行重复检索
2.2 增加cache层

3.负载均衡

利用某种均衡算法,将固定的负载量分布到不同的服务器上, 以此来降低单台服务器的负载,达到优化的效果。

3.1 利用MySQL复制分流查询

主从复制,实现读写分离,使增删改操作走主节点,查询操作走从节点,从而可以降低单台服务器的读写压力

Mysql中查询缓存优化

开启Mysql的查询缓存,当执行完全相同的SQL语句(包括大小写)的时候,服务器就会直接从缓存中读取结果,当数据被修改,之前的缓存会失效,修改比较频繁的表不适合做查询缓存。

查询缓存配置

1.查看当前的MySQL数据库是否支持查询缓存:

SHOW VARIABLES LIKE 'have_query_cache';

2.查看当前MySQL是否开启了查询缓存 :

SHOW VARIABLES LIKE 'query_cache_type';

3.查看查询缓存的占用大小 :

SHOW VARIABLES LIKE 'query_cache_size';

4.查看查询缓存的状态变量:

SHOW STATUS LIKE 'Qcache%';

开启查询缓存

MySQL的查询缓存默认是关闭的,需要手动配置参数 query_cache_type , 来开启查询缓存

SQL_CACHE : 如果查询结果是可缓存的,并且 query_cache_type 系统变量的值为ON或 DEMAND ,则缓存查询结果 。

SQL_NO_CACHE : 服务器不使用查询缓存。它既不检查查询缓存,也不检查结果是否已缓存,也不缓存查询结果。

SELECT SQL_CACHE id, name FROM customer;
SELECT SQL_NO_CACHE id, name FROM customer;

查询缓存失效的情况

1) SQL 语句不一致的情况, 要想命中查询缓存,查询的SQL语句必须一致。

2) 当查询语句中有一些不确定的函数时,则不会缓存。如 : now() , current_date() , curdate() , curtime() , rand() , uuid() , user() , database() 。

3) 不使用任何表查询语句。

select 'A';

4) 查询 mysql, information_schema或 performance_schema 数据库中的表时,不会走查询缓存。

5) 在存储的函数,触发器或事件的主体内执行的查询。

6) 如果表更改,则使用该表的所有高速缓存查询都将变为无效并从高速缓存中删除

Mysql内存管理及优化

1.内存优化原则

1) 将尽量多的内存分配给MySQL做缓存,但要给操作系统和其他程序预留足够内存。

2) MyISAM 存储引擎的数据文件读取依赖于操作系统自身的IO缓存,因此,如果有MyISAM表,就要预留更多的内存给操作系统做IO缓存。

3) 排序区、连接区等缓存是分配给每个数据库会话(session)专用的,其默认值的设置要根据最大连接数合理分配,如果设置太大,不但浪费资源,而且在并发连接较高时会导致物理内存耗尽。

2.MyISAM内存优化

myisam存储引擎使用 key_buffer 缓存索引块,加速myisam索引的读写速度。对于myisam表的数据块,mysql没有特别的缓存机制,完全依赖于操作系统的IO缓存。

key_buffer_size  //决定MyISAM索引块缓存区的大小,直接影响到MyISAM表的存取效率

read_buffer_size//如果需要经常顺序扫描myisam表,可以通过增大read_buffer_size的值来改善性能
但需要注意的是read_buffer_size是每个session独占的,如果默认值设置太大,就会造成内存浪费。

read_rnd_buffer_size//对于需要做排序的myisam表的查询,
如带有order by子句的sql,适当增加 read_rnd_buffer_size 的值,
可以改善此类的sql性能。但需要注意的是 read_rnd_buffer_size
 是每个session独占的,如果默认值设置太大,就会造成内存浪费。

都是在配置文件中改这些值的大小

3.InnoDB 内存优化

innodb用一块内存区做IO缓存池,该缓存池不仅用来缓存innodb的索引块,而且也用来缓存innodb的数据块

innodb_buffer_pool_size//该变量决定了 innodb 存储引擎表数据和索引数据的
最大缓存区大小。在保证操作系统及其他程序有足够内存可用的情况下,
innodb_buffer_pool_size 的值越大,缓存命中率越高,
访问InnoDB表需要的磁盘I/O 就越少,性能也就越高。

Mysql并发参数调整

MySQL Server 是多线程结构,包括后台线程和客户服务线程。多线程可以有效利用服务器资源,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。在Mysql中,控制并发连接和线程的主要参数包括 max_connections、back_log、thread_cache_size、table_open_cahce。

1.max_connections

最大连接数

2.back_log

如果MySql的连接数达到max_connections时,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,以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,该堆栈的数量即back_log,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,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,将会报错。5.6.6 版本之前默认值为 50 , 之后的版本默认为 50 + (max_connections / 5), 但最大不超过900。

3.table_open_cache

该参数用来控制所有SQL语句执行线程可打开表缓存的数量, 而在执行SQL语句时,每一个SQL执行线程至少要打开 1 个表缓存。该参数的值应该根据设置的最大连接数 max_connections 以及每个连接执行关联查询中涉及的表的最大数量来设定 :

​ max_connections x N ;

4.thread_cache_size

为了加快连接数据库的速度,MySQL 会缓存一定数量的客户服务线程以备重用,通过参数 thread_cache_size 可控制 MySQL 缓存客户服务线程的数量。

5.innodb_lock_wait_timeout

该参数是用来设置InnoDB 事务等待行锁的时间,默认值是50ms ,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动态设置。对于需要快速反馈的业务系统来说,可以将行锁的等待时间调小,以避免事务长时间挂起; 对于后台运行的批量处理程序来说, 可以将行锁的等待时间调大, 以避免发生大的回滚操作。

Mysql锁问题

1.锁概述

锁是计算机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并发访问某一资源的机制。在数据库中除传统的计算资源(如 CPU、RAM、I/O 等)的争用以外,数据也是一种供许多用户共享的资源。如何保证数据并发访问的一致性、有效性是所有数据库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,锁冲突也是影响数据库并发访问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2.锁分类

从对数据操作的粒度分 :

1) 表锁:操作时,会锁定整个表。

2) 行锁:操作时,会锁定当前操作行。

从对数据操作的类型分:

1) 读锁(共享锁):针对同一份数据,多个读操作可以同时进行而不会互相影响。

2) 写锁(排它锁):当前操作没有完成之前,它会阻断其他写锁和读锁。

3.Mysql锁

4.MyISAM表锁

MyISAM 存储引擎只支持表锁,MyISAM 在执行查询语句(SELECT)前,会自动给涉及的所有表加读锁,在执行更新操作(UPDATE、DELETE、INSERT 等)前,会自动给涉及的表加写锁,这个过程并不需要用户干预,因此,用户一般不需要直接用 LOCK TABLE 命令给 MyISAM 表显式加锁。

显示加锁:

加读锁 : lock table table_name read;

加写锁 : lock table table_name write;

释放锁: unlock tables

读锁案例:

客户端1对表1加上读锁之后,客户端1只能对表1进行读,不能对其他表进行读了,因为锁没释放。客户端2可以对表1进行读操作,也可以对其他表进行读操作,因为客户端2没有加锁。客户端1不能对表1进行增删改操作,因为加的是读锁。客户端2执行增删改的时候进入等待状态,直到客户端1把锁释放掉。

写锁案例:

写锁也叫排他锁,当客户端1对表1加上写锁之后,客户端1可以对表1进行增删改操作。此时客户端2对表1进行查操作时就要进入等待状态了,直到客户端对表1释放锁

MyISAM 的读写锁调度是写优先,这也是MyISAM不适合做写为主的表的存储引擎的原因。因为写锁后,其他线程不能做任何操作,大量的更新会使查询很难得到锁,从而造成永远阻塞。

5.InnoDB行锁

行锁特点 :偏向InnoDB 存储引擎,开销大,加锁慢;会出现死锁;锁定粒度最小,发生锁冲突的概率最低,并发度也最高。

对于UPDATE、DELETE和INSERT语句,InnoDB会自动给涉及数据集加排他锁(X);

对于普通SELECT语句,InnoDB不会加任何锁;

共享锁(S):SELECT * FROM table_name WHERE ... LOCK IN SHARE MODE

排他锁(X) :SELECT * FROM table_name WHERE ... FOR UPDATE

客户端1对表1行2查询出的数据行进行加锁,此时客户端1对该行进行修改,但不提交事务,客户端2无法对这一行数据进行修改,会进入等待状态,但是可以对其他行的数据进行修改

6.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

如果不通过索引条件检索数据,那么InnoDB将对表中的所有记录加锁,实际效果跟表锁一样。

由于执行更新时 ,name字段本来为varchar类型, 我们是作为数组类型使用,存在类型转换,索引失效,最终行锁变为表锁 ;(就是之前说的字符串必须加单引号,否则索引失效)

7.间隙锁危害

当我们用范围条件,而不是使用相等条件检索数据,并请求共享或排他锁时,InnoDB会给符合条件的已有数据进行加锁; 对于键值在条件范围内但并不存在的记录,叫做 “间隙(GAP)” ,InnoDB也会对这个 “间隙” 加锁,这种锁机制就是所谓的间隙锁(Next-Key锁 )

就是范围搜索出现断层的时候

8.总结

InnoDB存储引擎由于实现了行级锁定,虽然在锁定机制的实现方面带来了性能损耗可能比表锁会更高一些,但是在整体并发处理能力方面要远远由于MyISAM的表锁的。当系统并发量较高的时候,InnoDB的整体性能和MyISAM相比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。

但是,InnoDB的行级锁同样也有其脆弱的一面,当我们使用不当的时候,可能会让InnoDB的整体性能表现不仅不能比MyISAM高,甚至可能会更差。

优化建议:

  • 尽可能让所有数据检索都能通过索引来完成,避免无索引行锁升级为表锁。
  • 合理设计索引,尽量缩小锁的范围
  • 尽可能减少索引条件,及索引范围,避免间隙锁
  • 尽量控制事务大小,减少锁定资源量和时间长度
  • 尽可使用低级别事务隔离(但是需要业务层面满足需求)

相关文章

微信公众号

最新文章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