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ua+OpenResty快速入门

x33g5p2x  于2022-05-11 转载在 其他  
字(21.2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369)

Lua

概念

Lua是一种轻量、小巧的脚本语言,用标准C语言编写并以源代码形式开发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嵌入到其他应用程序中,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扩展和定制功能。

特性

跟其他语言进行比较,Lua有其自身的特点:

(1)轻量级

Lua用标准C语言编写并以源代码形式开发,编译后仅仅一百余千字节,可以很方便的嵌入到其他程序中。

(2)可扩展

Lua提供非常丰富易于使用的扩展接口和机制,由宿主语言(通常是C或C++)提供功能,Lua可以使用它们,就像内置的功能一样。

(3)支持面向过程编程和函数式编程

应用场景

Lua在不同的系统中得到大量应用,场景的应用场景如下:

游戏开发、独立应用脚本、web应用脚本、扩展和数据库插件、系统安全上。

Lua的安装

在linux上安装Lua非常简单,只需要下载源码包并在终端解压、编译即可使用。

Lua的官网地址为:https://www.lua.org

  1. 点击download可以找到对应版本的下载地址,我们本次课程采用的是lua-5.3.5,其对应的资源链接地址为https://www.lua.org/ftp/lua-5.4.1.tar.gz,也可以使用wget命令直接下载:
wget https://www.lua.org/ftp/lua-5.4.1.tar.gz
  1. 编译安装
cd lua-5.4.1
make linux test
make install

如果在执行make linux test失败,报如下错误:

说明当前系统缺少libreadline-dev依赖包,需要通过命令来进行安装

yum install -y readline-devel

验证是否安装成功

lua -v

Lua的语法

Lua和C/C语法非常相似,整体上比较清晰,简洁。条件语句、循环语句、函数调用都与C/C基本一致。如果对C/C++不太熟悉的同学来说,也没关系,因为天下语言是一家,基本上理解起来都不会太困难。我们一点点来讲。

第一个Lua程序

大家需要知道的是,Lua有两种交互方式,分别是:交互式和脚本式,这两者的区别,下面我们分别来讲解下:

交互式之HELLOWORLD

交互式是指可以在命令行输入程序,然后回车就可以看到运行的效果。

Lua交互式编程模式可以通过命令lua -i 或lua来启用:

在命令行中输入如下命令,并按回车,会有输出在控制台:

脚本式之HELLOWORLD

脚本式是将代码保存到一个以lua为扩展名的文件中并执行的方式。

方式一:

我们需要一个文件名为 hello.lua,在文件中添加要执行的代码,然后通过命令 lua hello.lua来执行,会在控制台输出对应的结果。

hello.lua

print("Hello World!!")

方式二:

将hello.lua做如下修改

#!/usr/local/bin/lua
print("Hello World!!!")

第一行用来指定Lua解释器所在位置为 /usr/local/bin/lua,加上#号标记解释器会忽略它。一般情况下#!就是用来指定用哪个程序来运行本文件。但是hello.lua并不是一个可执行文件,需要通过chmod来设置可执行权限,最简单的方式为:

chmod 755 hello.lua

然后执行该文件

./hello.lua

补充一点,如果想在交互式中运行脚本式的hello.lua中的内容,我们可以使用一个dofile函数,如:

dofile("lua_demo/hello.lua")

注意:在Lua语言中,连续语句之间的分隔符并不是必须的,也就是说后面不需要加分号,当然加上也不会报错,

在Lua语言中,表达式之间的换行也起不到任何作用。如以下四个写法,其实都是等效的

写法一
a=1
b=a+2
写法二
a=1;
b=a+2;
写法三
a=1; b=a+2;
写法四
a=1 b=a+2

不建议使用第四种方式,可读性太差。

Lua的注释

关于Lua的注释要分两种,第一种是单行注释,第二种是多行注释。

单行注释的语法为:

--注释内容

多行注释的语法为:

--[[
	注释内容
	注释内容
--]]

如果想取消多行注释,只需要在第一个–之前在加一个-即可,如:

---[[
	注释内容
	注释内容
--]]
标识符

换句话说标识符就是我们的变量名,Lua定义变量名以一个字母 A 到 Z 或 a 到 z 或下划线 _ 开头后加上0个或多个字母,下划线,数字(0到9)。这块建议大家最好不要使用下划线加大写字母的标识符,因为Lua的保留字也是这样定义的,容易发生冲突。注意Lua是区分大小写字母的。

关键字

下列是Lua的关键字,大家在定义常量、变量或其他用户自定义标识符都要避免使用以下这些关键字:

andbreakdoelse
elseifendfalsefor
functionifinlocal
nilnotorrepeat
returnthentrueuntil
whilegoto

一般约定,以下划线开头连接一串大写字母的名字(比如 _VERSION)被保留用于 Lua 内部全局变量。这个也是上面我们不建议这么定义标识符的原因。

运算符

Lua中支持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、关系运算符、逻辑运算符、其他运算符。

算术运算符:

+   加法
-	减法
*	乘法
/	除法
%	取余
^	乘幂
-	负号

例如:

10+20	-->30
20-10	-->10
10*20	-->200
20/10	-->2
3%2		-->1
10^2	-->100
-10		-->-10

关系运算符

==	等于
~=	不等于
>	大于
<	小于
>=	大于等于
<=	小于等于

例如:

10==10		-->true
10~=10		-->false
20>10		-->true
20<10		-->false
20>=10		-->true
20<=10		-->false

逻辑运算符

and	逻辑与	 A and B     &&   
or	逻辑或	 A or B     ||
not	逻辑非  取反,如果为true,则返回false  !

逻辑运算符可以作为if的判断条件,返回的结果如下:

A = true
B = true

A and B	-->true
A or  B -->true
not A 	-->false

A = true
B = false

A and B	-->false
A or  B -->true
not A 	-->false

A = false
B = true

A and B	-->false
A or  B -->true
not A 	-->true

其他运算符

..	连接两个字符串
#	一元预算法,返回字符串或表的长度

例如:

> "HELLO ".."WORLD"		-->HELLO WORLD
> #"HELLO"			-->5
全局变量&局部变量

在Lua语言中,全局变量无须声明即可使用。在默认情况下,变量总是认为是全局的,如果未提前赋值,默认为nil:

要想声明一个局部变量,需要使用local来声明

如果是局部变量,没有在某个作用域内声明,而是声明在了全局区中,那么该局部变量的声明周期只存在于当前命令行中,看下面两个例子就明白了:

注意区分命令行方式和lua文件中变量生命周期的区别:

全局变量:顾名思义,其生命有效期是全局的,整个lua文件中都可以使用,可以在任意地方定义(函数参数除外),但有个原则,使用时必须是先定义好的,否则就是nil

print(i);
function test(j)
   i = 1;
end
test(); --如果不执行test(), i未定义,都是nil
print(i,j);

局部变量:只在某些特定的范围内有效的变量,称为局部变量,用local修饰。最主要的局部变量是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。请看下面的代码片段

local j=2; --虽然是定义的local变量,但却是在函数外部,
           --所以其作用域是它之后的整个文件,所以等同于全局变量
function test()
   local i = 1; --局部变量,只在test函数内部有效
   print("j="..j);
end
test();
print(i,j);

lua的全局变量、局部变量、函数闭包和非局部变量(upvalue)

Lua数据类型

Lua有8个数据类型

nil(空,无效值)
boolean(布尔,true/false)
number(数值)
string(字符串)
function(函数)
table(表)
thread(线程)
userdata(用户数据)

可以使用type函数测试给定变量或者的类型:

print(type(nil))				-->nil
print(type(true))               --> boolean
print(type(1.1*1.1))             --> number
print(type("Hello world"))      --> string
print(type(io.stdin))			-->userdata
print(type(print))              --> function
print(type(type))               -->function
print(type{})					-->table
print(type(type(X)))            --> string
nil

nil是一种只有一个nil值的类型,它的作用可以用来与其他所有值进行区分,也可以当想要移除一个变量时,只需要将该变量名赋值为nil,垃圾回收就会会释放该变量所占用的内存。

boolean

boolean类型具有两个值,true和false。boolean类型一般被用来做条件判断的真与假。在Lua语言中,只会将false和nil视为假,其他的都视为真,特别是在条件检测中0和空字符串都会认为是真,这个和我们熟悉的大多数语言不太一样。

number

在Lua5.3版本开始,Lua语言为数值格式提供了两种选择:integer(整型)和float(双精度浮点型)[和其他语言不太一样,float不代表单精度类型]。

数值常量的表示方式:

>4			-->4
>0.4		-->0.4
>4.75e-3	-->0.00475
>4.75e3		-->4750

不管是整型还是双精度浮点型,使用type()函数来取其类型,都会返回的是number

>type(3)	-->number
>type(3.3)	-->number

所以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,同时,具有相同算术值的整型值和浮点型值在Lua语言中是相等的

string

Lua语言中的字符串即可以表示单个字符,也可以表示一整本书籍。在Lua语言中,操作100K或者1M个字母组成的字符串的程序很常见。

可以使用单引号或双引号来声明字符串

>a = "hello"
>b = 'world'
>print(a)	-->hello
>print(b) 	-->world

如果声明的字符串比较长或者有多行,则可以使用如下方式进行声明

html = [[
<html>
<head>
<title>Lua-string</title>
</head>
<body>
<a href="http://www.lua.org">Lua</a>
</body>
</html>
]]
table
table

​ table是Lua语言中最主要和强大的数据结构。使用表, Lua 语言可以以一种简单、统一且高效的方式表示数组、集合、记录和其他很多数据结构。 Lua语言中的表本质上是一种辅助数组。这种数组比Java中的数组更加灵活,可以使用数值做索引,也可以使用字符串或其他任意类型的值作索引(除nil外)。

创建表的最简单方式:

> a = {}

创建数组:

​ 我们都知道数组就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集合,那么使用table如何创建一个数组呢?

>arr = {"TOM","JERRY","ROSE"}

​ 要想获取数组中的值,我们可以通过如下内容来获取:

print(arr[0])		nil
print(arr[1])		TOM
print(arr[2])		JERRY
print(arr[3])		ROSE

​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来,数组的下标默认是从1开始的。所以上述创建数组,也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创建

>arr = {}
>arr[1] = "TOM"
>arr[2] = "JERRY"
>arr[3] = "ROSE"

上面我们说过了,表的索引即可以是数字,也可以是字符串等其他的内容,所以我们也可以将索引更改为字符串来创建

>arr = {}
>arr["X"] = 10
>arr["Y"] = 20
>arr["Z"] = 30

当然,如果想要获取这些数组中的值,可以使用下面的方式

方式一
>print(arr["X"])
>print(arr["Y"])
>print(arr["Z"])
方式二
>print(arr.X)
>print(arr.Y)
>print(arr.Z)

当前table的灵活不进于此,还有更灵活的声明方式

>arr = {"TOM",X=10,"JERRY",Y=20,"ROSE",Z=30}

如何获取上面的值?

TOM :  arr[1]
10  :  arr["X"] | arr.X
JERRY: arr[2]
20  :  arr["Y"] | arr.Y
ROESE?
function

在 Lua语言中,函数( Function )是对语句和表达式进行抽象的主要方式。

定义函数的语法为:

function functionName(params)

end

函数被调用的时候,传入的参数个数与定义函数时使用的参数个数不一致的时候,Lua 语言会通过 抛弃多余参数和将不足的参数设为 nil 的方式来调整参数的个数。

function  f(a,b)
print(a,b)
end

f()		--> nil  nil
f(2)	--> 2 nil
f(2,6)	--> 2 6
f(2.6.8)	--> 2 6 (8被丢弃)

可变长参数函数

function add(...)
a,b,c=...
print(a)
print(b)
print(c)
end

add(1,2,3)  --> 1 2 3

函数返回值可以有多个,这点和Java不太一样

function f(a,b)
return a,b
end

x,y=f(11,22)	--> x=11,y=22
thread

thread翻译过来是线程的意思,在Lua中,thread用来表示执行的独立线路,用来执行协同程序。

userdata

userdata是一种用户自定义数据,用于表示一种由应用程序或C/C++语言库所创建的类型。

Lua控制结构

Lua 语言提供了一组精简且常用的控制结构,包括用于条件执行的证 以及用于循环的 while、 repeat 和 for。 所有的控制结构语法上都有一个显式的终结符: end 用于终结 if、 for 及 while 结构, until 用于终结 repeat 结构。

if then elseif else

if语句先测试其条件,并根据条件是否满足执行相应的 then 部分或 else 部分。 else 部分 是可选的。

function testif(a)
 if a>0 then
 	print("a是正数")
 end
end

function testif(a)
 if a>0 then
 	print("a是正数")
 else
 	print("a是负数")
 end
end

如果要编写嵌套的 if 语句,可以使用 elseif。 它类似于在 else 后面紧跟一个if。根据传入的年龄返回不同的结果,如

age<=18 青少年,
age>18 , age <=45 青年
age>45 , age<=60 中年人
age>60 老年人

function show(age)
if age<=18 then
 return "青少年"
elseif age>18 and age<=45 then
 return "青年"
elseif age>45 and age<=60 then
 return "中年人"
elseif age>60 then
 return "老年人"
end
end
while循环

顾名思义,当条件为真时 while 循环会重复执行其循环体。 Lua 语言先测试 while 语句 的条件,若条件为假则循环结束;否则, Lua 会执行循环体并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。

语法:

while 条件 do
  循环体
end

例子:实现数组的循环

function testWhile()
 local i = 1
 while i<=10 do
  print(i)
  i=i+1
 end
end
repeat循环

顾名思义, repeat-until语句会重复执行其循环体直到条件为真时结束。 由于条件测试在循环体之后执行,所以循环体至少会执行一次。

语法

repeat
 循环体
 until 条件
function testRepeat()
 local i = 10
 repeat
  print(i)
  i=i-1
 until i < 1
end
for循环

数值型for循环

语法

for param=exp1,exp2,exp3 do
 循环体
end

param的值从exp1变化到exp2之前的每次循环会执行 循环体,并在每次循环结束后将步长(step)exp3增加到param上。exp3可选,如果不设置默认为1

for i = 1,100,10 do
print(i)
end

泛型for循环

泛型for循环通过一个迭代器函数来遍历所有值,类似于java中的foreach语句。

语法

for i,v in ipairs(x) do
	循环体
end

i是数组索引值,v是对应索引的数组元素值,ipairs是Lua提供的一个迭代器函数,用来迭代数组,x是要遍历的数组。

例如:

arr = {"TOME","JERRY","ROWS","LUCY"}
for i,v in ipairs(arr) do
 print(i,v)
end

上述实例输出的结果为

1	TOM
2	JERRY
3	ROWS
4	LUCY

但是如果将arr的值进行修改为

arr = {"TOME","JERRY","ROWS",x="JACK","LUCY"}

同样的代码在执行的时候,就只能看到和之前一样的结果,而其中的x为JACK就无法遍历出来,缺失了数据,如果解决呢?

我们可以将迭代器函数变成pairs,如

for i,v in pairs(arr) do
 print(i,v)
end

上述实例就输出的结果为

1	TOM
2	JERRY
3	ROWS
4	LUCY
x	JACK

ngx_lua模块概念

淘宝开发的ngx_lua模块通过将lua解释器集成进Nginx,可以采用lua脚本实现业务逻辑,由于lua的紧凑、快速以及内建协程,所以在保证高并发服务能力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业务逻辑实现成本。

ngx_lua模块环境准备

方式一:lua-nginx-module

方式一:lua-nginx-module

  1. LuaJIT是采用C语言编写的Lua代表的解释器。

官网地址为:http://luajit.org/

在官网上找到对应的下载地址:http://luajit.org/download/LuaJIT-2.0.5.tar.gz

在centos上使用wget来下载: wget http://luajit.org/download/LuaJIT-2.0.5.tar.gz

将下载的资源进行解压: tar -zxf LuaJIT-2.0.5.tar.gz

进入解压的目录: cd LuaJIT-2.0.5

执行编译和安装: make && make install

  1. 下载lua-nginx-module

下载地址:<https://github.com/openresty/lua-nginx-module/archive/v0.10.16rc4.tar.gz>

在centos上使用wget来下载: wget https://github.com/openresty/lua-nginx-module/archive/v0.10.16rc4.tar.gz

将下载的资源进行解压: tar -zxf lua-nginx-module-0.10.16rc4.tar.gz

更改目录名:mv lua-nginx-module-0.10.16rc4 lua-nginx-module

导入环境变量,告诉Nginx去哪里找luajit

export LUAJIT_LIB=/usr/local/lib
export LUAJIT_INC=/usr/local/include/luajit-2.0

进入Nginx的目录执行如下命令:

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nginx --add-module=../lua-nginx-module
make && make install

注意事项:

(1)如果启动Nginx出现如下错误:

解决方案:

设置软链接,使用如下命令

ln -s /usr/local/lib/libluajit-5.1.so.2 /lib64/libluajit-5.1.so.2

(2)如果启动Nginx出现以下错误信息

分析原因:因为lua-nginx-module是来自openrestry,错误中提示的resty.core是openrestry的核心模块,对其下的很多函数进行了优化等工作。以前的版本默认不会把该模块编译进去,所以需要使用的话,我们得手动安装,或者禁用就可以。但是最新的lua-nginx-module模块已经强制性安装了该模块,所以此处因为缺少resty模块导致的报错信息。

解决方案有两个:一种是下载对应的模块,另一种则是禁用掉restry模块,禁用的方式为:

http{
	lua_load_resty_core off;
}
  1. 测试

在nginx.conf下配置如下内容:

location /lua{
    default_type 'text/html';
    content_by_lua 'ngx.say("<h1>HELLO,LUA</h1>")';
}

配置成功后,启动nginx,通过浏览器进行访问,如果获取到如下结果,则证明安装成功。

方式二:OpenRestry

OpenResty 最佳实践

概述

​ 前面我们提到过,OpenResty是由淘宝工程师开发的,所以其官方网站(http://openresty.org/)我们读起来是非常的方便。OpenResty是一个基于Nginx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,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、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。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、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、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。所以本身OpenResty内部就已经集成了Nginx和Lua,所以我们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。

安装
(1) 下载OpenResty:https://openresty.org/download/openresty-1.15.8.2.tar.gz
(2)使用wget下载: wget https://openresty.org/download/openresty-1.15.8.2.tar.gz
(3)解压缩: tar -zxf openresty-1.15.8.2.tar.gz
(4)进入OpenResty目录: cd openresty-1.15.8.2
(5) 执行命令:./configure
(6) 执行命令:make && make install
(7)进入OpenResty的目录,找到nginx:cd 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
(8)在conf目录下的nginx.conf添加如下内容
location /lua{
    default_type 'text/html';
    content_by_lua 'ngx.say("<h1>HELLO,OpenRestry</h1>")';
}
(9)在sbin目录下启动nginx
(10)通过浏览器访问测试

ngx_lua的使用

使用Lua编写Nginx脚本的基本构建块是指令。指令用于指定何时运行用户Lua代码以及如何使用结果。下图显示了执行指令的顺序。

先来解释下*的作用

*:无 , 即 xxx_by_lua ,指令后面跟的是 lua指令
*:_file,即 xxx_by_lua_file 指令后面跟的是 lua文件
*:_block,即 xxx_by_lua_block 在0.9.17版后替换init_by_lua_file

init_by_lua*

该指令在每次Nginx重新加载配置时执行,可以用来完成一些耗时模块的加载,或者初始化一些全局配置。

init_worker_by_lua*

该指令用于启动一些定时任务,如心跳检查、定时拉取服务器配置等。

set_by_lua*

该指令用来做变量赋值,这个指令一次只能返回一个值,并将结果赋值给Nginx中指定的变量。

rewrite_by_lua*

该指令用于执行内部URL重写或者外部重定向,典型的如伪静态化URL重写,本阶段在rewrite处理阶段的最后默认执行。

access_by_lua*

该指令用于访问控制。例如,如果只允许内网IP访问。

content_by_lua*

该指令是应用最多的指令,大部分任务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,其他的过程往往为这个阶段准备数据,正式处理基本都在本阶段。

header_filter_by_lua*

该指令用于设置应答消息的头部信息。

body_filter_by_lua*

该指令是对响应数据进行过滤,如截断、替换。

log_by_lua*

该指令用于在log请求处理阶段,用Lua代码处理日志,但并不替换原有log处理。

balancer_by_lua*

该指令主要的作用是用来实现上游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器算法

ssl_certificate_by_*

该指令作用在Nginx和下游服务开始一个SSL握手操作时将允许本配置项的Lua代码。

需求:

http://192.168.200.133?name=张三&gender=1
Nginx接收到请求后,根据gender传入的值,如果gender传入的是1,则在页面上展示
张三先生,如果gender传入的是0,则在页面上展示张三女士,如果未传或者传入的不是1和2则在页面上展示张三。

实现代码

location /getByGender{
          default_type "text/html";
          set_by_lua $name "
               --返回的是一个table
               local uri_args=ngx.req.get_uri_args()
               --取出性别
              gender=uri_args['gender']
               --取出姓名
              name=uri_args['name']
             if gender=='1' then 
               return name..'先生'
             elseif gender=='0' then
               return name..'女士'
             else
                 return name
             end    
    ";
   #增加一个请求头
   header_filter_by_lua " ngx.header.dhy='哈哈哈' ";
  #设置响应数据字符集
  charset utf-8;
   return 200 $name;   
   }

ngx_lua操作Redis

Redis在系统中经常作为数据缓存、内存数据库使用,在大型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在Nginx核心系统中,Redis是常备组件。Nginx支持3种方法访问Redis,分别是HttpRedis模块、HttpRedis2Module、lua-resty-redis库。这三种方式中HttpRedis模块提供的指令少,功能单一,适合做简单缓存,HttpRedis2Module模块比HttpRedis模块操作更灵活,功能更强大。而Lua-resty-redis库是OpenResty提供的一个操作Redis的接口库,可根据自己的业务情况做一些逻辑处理,适合做复杂的业务逻辑。所以本次课程将主要以Lua-resty-redis来进行讲解。

lua-resty-redis环境准备

步骤一:准备一个Redis环境
这里各位自己准备即可

步骤二:准备对应的API

Lua元表和面向对象可以快速过一下

lua-resty-redis提供了访问Redis的详细API,包括创建对接、连接、操作、数据处理等。这些API基本上与Redis的操作一一对应。
(1)redis = require "resty.redis"
(2)new
	语法: redis,err = redis:new(),创建一个Redis对象。
(3)connect
	语法:ok,err=redis:connect(host,port[,options_table]),设置连接Redis的连接信息。
	ok:连接成功返回 1,连接失败返回nil
	err:返回对应的错误信息
(4)set_timeout
	语法: redis:set_timeout(time) ,设置请求操作Redis的超时时间。
(5)close
	语法: ok,err = redis:close(),关闭当前连接,成功返回1,失败返回nil和错误信息
(6)redis命令对应的方法
	在lua-resty-redis中,所有的Redis命令都有自己的方法,方法名字和命令名字相同,只是全部为小写。

步骤三:效果实现

location /redis{
    default_type "text/html";
 content_by_lua_block{
--引入redis模块
local redis=require 'resty.redis'
--创建redis对象
local redisObj=redis:new()
--设置超时时间为1s
redisObj:set_timeout(1000)
--设置redis连接信息
local ok,err=redisObj:connect('服务器地址,6380)
--设置redis连接密码
redisObj:auth(Redis连接密码)
--判断是否连接成功
if not ok then
ngx.say('failed to connect redis',err)
return
end
--存入数据
ok,err=redisObj:set('username','dhy')
--判断是否存入成功
if not ok then 
ngx.say('failed to set key',err)
return
end
--从redis中获取数据
local res,err=redisObj:get('username')
ngx.say(res)
redisObj:close()
}
}

步骤四:运行测试效果

ngx_lua操作Mysql

MySQL是一个使用广泛的关系型数据库。在ngx_lua中,MySQL有两种访问模式,分别是使

(1)用ngx_lua模块和lua-resty-mysql模块:这两个模块是安装OpenResty时默认安装的。

(2)使用drizzle_nginx_module(HttpDrizzleModule)模块:需要单独安装,这个库现不在OpenResty中。

lua-resty-mysql

lua-resty-mysql是OpenResty开发的模块,使用灵活、功能强大,适合复杂的业务场景,同时支持存储过程的访问。

使用lua-resty-mysql实现数据库的查询

数据库自己准备一个

相关API:

(1)引入"resty.mysql"模块
	local mysql = require "resty.mysql"
(2)new
	创建一个MySQL连接对象,遇到错误时,db为nil,err为错误描述信息
	语法: db,err = mysql:new()
(3)connect
	尝试连接到一个MySQL服务器
	语法:ok,err=db:connect(options),options是一个参数的Lua表结构,里面包含数据库连接的相关信息
    host:服务器主机名或IP地址
    port:服务器监听端口,默认为3306
    user:登录的用户名
    password:登录密码
    database:使用的数据库名
(4)set_timeout
	设置子请求的超时时间(ms),包括connect方法
	语法:db:set_timeout(time)
(5)close
	关闭当前MySQL连接并返回状态。如果成功,则返回1;如果出现任何错误,则将返回nil和错误描述。
	语法:db:close()
(6)send_query
	异步向远程MySQL发送一个查询。如果成功则返回成功发送的字节数;如果错误,则返回nil和错误描述
	语法:bytes,err=db:send_query(sql)
(7)read_result
	从MySQL服务器返回结果中读取一行数据。res返回一个描述OK包或结果集包的Lua表,语法:
	res, err, errcode, sqlstate = db:read_result() 
	res, err, errcode, sqlstate = db:read_result(rows) :rows指定返回结果集的最大值,默认为4
	如果是查询,则返回一个容纳多行的数组。每行是一个数据列的key-value对,如

    {
      {id=1,username="TOM",birthday="1988-11-11",salary=10000.0},
      {id=2,username="JERRY",birthday="1989-11-11",salary=20000.0}
    }
	如果是增删改,则返回类上如下数据
    {
    	insert_id = 0,
    	server_status=2,
    	warning_count=1,
    	affected_rows=2,
    	message=nil
    }
	返回值:
		res:操作的结果集
		err:错误信息
		errcode:MySQL的错误码,比如1064
		sqlstate:返回由5个字符组成的标准SQL错误码,比如42000

步骤三:效果实现

location ~ /mysql/(\d+){
    #不指定,默认以附件形式下载
    default_type "text/html";
    charset utf-8;
    #通过lua文件方式指定 
    content_by_lua_file lua/mysql.lua;
}

mysql.lua

--请求路径上拼接的id
local query_id=ngx.var[1]
local mysqL=require("resty.mysql")
local db=mysqL:new()
local ok,err=db:connect{
    host="msyql服务器地址",
    port=3307,
    user='root',
    password='密码密码',
    database='sb'
}
db:set_timeout(1000)
db:send_query('select * from students where id='..query_id)
local 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read_result()
ngx.say(
   '学生id: '..res[1].id.." , 学生姓名: "..res[1].sno.." , 学生性别: "..res[1].sex..'</br>'..
   ' , 学生班级: '..res[1].class..' , 学生年龄: '..res[1].age..' , 学生分数: '..res[1].score..'</br>'..
   ' , 学生身高: '..res[1].height..' , 学生电话: '..res[1].phoneNum
)
db.close()

测试:

问题:

1.如何获取返回数据的内容
2.如何实现查询多条数据
3.如何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操作

如何同时展示多条数据,这里先给出一种比较笨的方法,就是遍历table:

--请求路径上拼接的id
query_id=ngx.var[1]
mysqL=require("resty.mysql")
db=mysqL:new()
ok,err=db:connect{
    host="msyql服务器地址",
    port=3307,
    user='root',
    password='密码',
    database='sb'
}
db:set_timeout(1000)
db:send_query('select * from student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read_result()
if not res then
    return "不存在id为: "..query_id..'的记录'
end
--循环遍历table
for k,v  in pairs(res) do
    ngx.say(
            '学生id: '..v.id.." , 学生姓名: "..v.sno.." , 学生性别: "..v.sex..'</br>'..
                    ' , 学生班级: '..v.class..' , 学生年龄: '..v.age..' , 学生分数: '..v.score..'</br>'..
                    ' , 学生身高: '..v.height..' , 学生电话: '..v.phoneNum..'</br>'
    )
end
db.close()

使用lua-cjson处理查询结果

步骤一:引入cjson

local cjson = require "cjson"

步骤二:调用cjson的encode方法进行类型转换

cjson.encode(res)

步骤三:使用

--请求路径上拼接的id
query_id=ngx.var[1]
mysqL=require("resty.mysql")
cjson=require('cjson')
db=mysqL:new()
ok,err=db:connect{
    host="msyql服务器地址",
    port=3307,
    user='root',
    password='密码',
    database='sb'
}
db:set_timeout(1000)
db:send_query('select * from student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read_result()
if not res then
    return "不存在id为: "..query_id..'的记录'
end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)
db:close()

如果redis和mysql同时都需要使用cjson模块,难道需要加载两次cjson模块吗?—还记得上面说过的init_by_lua吗?

该指令在每次Nginx重新加载配置时执行,可以用来完成一些耗时模块的加载,或者初始化一些全局配置。

在nginx.conf中做如下配置:

http {
    include       mime.types;
    default_type  application/octet-stream;
    log_format  main  '$remote_addr - $remote_user [$time_local] "$request" '
                      '$status $body_bytes_sent "$http_referer" '
                      '"$http_user_agent" "$http_x_forwarded_for"';
    access_log  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logs/access.log  main;
  #在这里配置,这样当前http块内需要用到cjsom模块时,都不需要独自加载了  
  init_by_lua_block{
    cjson=require 'cjson'
  } 
   server { 
     listen 8081;
     server_name msyql服务器地址;
 
    location ~ /api/item/(\d+) {
    # 默认的响应类型
        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/json;
             # 响应结果由lua/item.lua文件来决定
         content_by_lua_file lua/item.lua;
      }
    
   location / {
        root   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html;
        index  index.html index.htm;
    }

   # error_page  404              /404.html;
  
    error_page   500 502 503 504   /50x.html;
    location = /50x.html {
        root   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html;
    }
  
location ~ /mysql/(\d+){
    #不指定,默认以附件形式下载
    default_type "text/html";
    charset utf-8;
    #通过lua文件方式指定 
    content_by_lua_file lua/mysql.lua;
}

 }
  ... 
}

将mysql.lua中加载cjson模块的代码去掉

--请求路径上拼接的id
query_id=ngx.var[1]
mysqL=require("resty.mysql")
db=mysqL:new()
ok,err=db:connect{
    host="msyql服务器地址",
    port=3307,
    user='root',
    password='密码',
    database='sb'
}
db:set_timeout(1000)
db:send_query('select * from student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read_result()
if not res then
    return "不存在id为: "..query_id..'的记录'
end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)
db:close()

lua-resty-mysql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

优化send_query和read_result

本方法是send_query和read_result组合的快捷方法。

语法:

res, err, errcode, sqlstate = db:query(sql[,rows])

rows可以指定查询多少行数据

有了该API,上面的代码我们就可以进行对应的优化,如下:

--请求路径上拼接的id
query_id=ngx.var[1]
mysqL=require("resty.mysql")
db=mysqL:new()
ok,err=db:connect{
    host="110.40.155.17",
    port=3307,
    user='root',
    password='126433',
    database='sb',
    max_packet_size=102,
    compact_arrays=false
}
db:set_timeout(1000)
--查询数据
ngx.say('查询数据</br>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query('select * from student')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..'</br>')
--插入记录
ngx.say('插入记录3</br>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query('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(3,"谢逊","男","1701",18,95,169,"18946554573")')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..'</br>')
ngx.say('插入记录4</br>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query('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(4,"hhh","男","1701",18,95,169,"18946554573")')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..'</br>')
--修改记录
ngx.say('修改记录3</br>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query('update student set class="1702" where id=3')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..'</br>')
--删除记录
ngx.say('删除记录4/br>')
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db:query('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id=4')
ngx.say(cjson.encode(res)..'</br>')
db:close()

综合小案例

使用ngx_lua模块完成Redis缓存预热。

分析:

(1)先得有一张表(users)

(2)浏览器输入如下地址

http://191.168.200.133?username=TOM

(3)从表中查询出符合条件的记录,此时获取的结果为table类型

(4)使用cjson将table数据转换成json字符串

(5)将查询的结果数据存入Redis中

首先还是初始化全局配置:

init_by_lua_block{

	redis = require "resty.redis"
    mysql = require "resty.mysql"
    cjson = require "cjson"
}

搞个路由:

location /test{
    #不指定,默认以附件形式下载
    default_type "text/html";
    charset utf-8;
    #通过lua文件方式指定 
    content_by_lua_file lua/test.lua;
}

test.lua:

--建立数据库连接
function getMysqlConnection()
    local db=mysql:new()
    local ok,err=db:connect{
        host='110.40.155.17',
        port=3307,
        user='tempUser',
        password='123456',
        database='sb'
    }
    if not ok then
        ngx.say('failed connect to mysql:',err)
        return nil,err
    end
    --设置连接超时时间
    db:set_timeout(1000)
    return db
end
--建立redis连接
function getRedisConnection()
    local rd=redis:new()
    local ok,err=rd:connect('110.40.155.17',6380)
    --设置redis连接密码
    rd:auth('126433zdh')
    if not ok then
        ngx.say('failed connect to redis:',err)
        return nil,err
    end
    rd:set_timeout(1000)
    return rd
end
--关闭连接
function close(mysqlConn,redisConn)
   mysqlConn:close()
   redisConn:close()
end
--去数据库中查询指定id对应的数据
function queryByDB(id,mysqlConn)
      --查询数据库
    local sql=""
    if not id then
        sql='select * from student'
    else
        sql='select * from student where id='..id
    end
    local res,err,errcode,sqlstate=mysqlConn:query(sql)
    return res
end
--去redis缓存中查询指定的id是否已经被缓存了
function queryByCache(id,redisConn)
    local res,err=redisConn:get(id)
    return res
end
--加入缓存
function addCache(id,val,redisConn)
    redisConn:set(id,val)
end
--输出内容
function print(res)
    ngx.say(res)
end
--获取请求参数中的stu_id
function getStuId()
    return ngx.req.get_uri_args()['stu_id']
end

function main()
    --0.准备连接和请求参数
    local mysqlConn=getMysqlConnection()
    local redisConn=getRedisConnection()
    local id=getStuId()
    local STU_CACHE_KEY="stu:"
    print("=====>连接建立中....</br>")
    --1.先查询缓存,缓存中存在指定key直接返回
    print("=====>查询缓存中....</br>")
    local res=queryByCache(STU_CACHE_KEY..id,redisConn)
    if not (tostring(res)=='userdata: NULL') then
        print("=====>缓存命中....</br>")
        print(res)
        return
    end
    --2.缓存没有,再查询数据库
    print("=====>查询数据库中....</br>")
    res=queryByDB(id,mysqlConn)
    if res then
        res=cjson.encode(res)
        print(res.."</br>")
    end
    --3.数据库查询结果,放入缓存中
    print("=====>结果缓存中....</br>")
    addCache(STU_CACHE_KEY..id,res,redisConn)
    --4.释放连接
    close(mysqlConn,redisConn)
end

main()

测试:

来看看redis缓存结果了没有

再次访问,看看走不走缓存:

没有去查询数据库,业务逻辑没得问题

注意

注意一下lua中的这个问题,因为我在测试过程中就采坑了:

openresty lua的 userdata:null与ngx.null问题总结

Lua和openResty好资源

OpenResty资源整理

LUA简明教程

Lua教程

OpenResty 最佳实践

2022深度学习开发者峰会

5月20日13:00让我们相聚云端,共襄盛会!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