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探究Swift数组背后的协议、方法、拓展

x33g5p2x  于2021-11-18 转载在 Swift  
字(6.3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340)

Swift中的集合

最近翻译完了《Advanced Swift》中文版的“集合”章节。书的质量非常高,讲解非常细致。但不可避免的导致篇幅有点长,有些前面的知识点看到后面无法串联起来。同时由于偏重于讲解,所以个人感觉总结还不够,比如我们可以考虑这几个问题:

  • 数组类型(_ArrayType)、集合(Collection)、序列(Sequence)、生成器(Generator)、元素(Element)、下标(Index),这些类型(协议)各自的作用。
  • 数组是如何利用上面这些类实现各种方法的。
  • mapreducefilter等方法的作用是什么,他们是怎么实现的。
  • 只有数组有上面这些方法么,如果不是,什么样的类型才有这些方法。
  • 如果实现一个自定义的集合类型,应该怎么做。

而这些问题恰恰是过去我们没有重视或根本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。因为在OC中,由于NSArray封装的非常好,而且在单纯的iOS开发中对数组的理解不用非常深入,所以我们很少深究数组背后的实现原理。

其实答案就遍布在《Advanced Swift》中文版的“集合”章节的各篇文章中。本文会通过分析Swift中数组的实现,回答上述问题并尝试着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。由于篇幅所限,本文不会给出非常详细的源码,而是做总结性的提炼。

参考文章

相关类型简介

我们从零开始,根据集合最本质的特点开始思考,逐步抽象。

元素(Element)

对于任何一种集合来说,它本质上是一种数据结构,也就是用来存放数据的。我们在各种代码中见到的Element表示的就是最底层数据的类型别名。因为对于集合这种范型类型来说,它不关心具体存放的数据的类型,所以就用通用的Element来代替,比如我们写这样的代码:

let array: Array<Int> = [1,2,3]

这就相当于告诉数组,Element现在具体变为Int类型了。

生成器(Generator)

对于集合来说,它往往还需要提供遍历的功能。那怎么把它设计为可遍历的呢?不要指望for循环,要知道目前我们什么都没有,没有数组的概念,更没有下标的概念。有一句名言说:“任何编程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一个中间层来解决”。于是,我们抽象出一个Generator(生成器)的概念。我们把它声明成一个协议,任何实现这个协议的类都要提供一个next方法,返回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:

protocol GeneratorType {
    typealias Element
    mutating func next() -> Element?
}

可以想象的是这样一来,实现了GeneratorType协议的类,就可以隐藏具体元素的信息,通过不断调用next方法就可以获得所有元素了。比如你可以用一个生成器,不断生成斐波那契数列的下一个数字。

总的来说,生成器(Generator)允许我们遍历所有的元素。

序列(Sequence)

生成器不断生成下一个元素,但是已经生成过的元素就无法再获取到了。比如在斐波那契数列中通过3和5得到了8,那么这个生成器永远也不会再生成元素3了,下一个生成的元素是13。也就是说对于生成器来说,已经访问过的元素就无法再次获取到。

然而对于集合来说,它所包含的元素总是客观存在的。为了能够多次遍历集合,我们抽象出了序列(Sequence)的概念。Sequence封装了Generator对象的创建过程:

protocol SequenceType {
    typealias Generator: GeneratorType
    func generate() -> Generator
}

序列(Sequence)相比于单纯的Generator,使反复遍历集合中的元素成为可能。这时候,我们已经可以通过for循环而不是Generator来遍历所有元素。

集合(Collection)

对比一下现有的Sequence和数组,会发现它还欠缺一个特性——下标。

回顾一下GeneratorSequence,它们只是实现了集合的遍历,但没有指定怎么遍历。也就是说,只要Generator设计“得当”,即使是1和2这两个元素,我们也可以不断遍历:“1的next是2,2的next是1”。这种情况显然不符合我们对数组的认识。归根结底,还是Sequence中无法确定元素的位置,也就无法确保不遍历到已经访问过的元素。

基于这种考虑,我们抽象出集合(Collection)的概念。在集合中,每个元素都有确切的位置,因此集合有明确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。给定一个位置,就可以找到这个位置上的元素。CollectionSequence的基础上实现了Indexable协议

public protocol CollectionType : Indexable, SequenceType {
    public var startIndex: Self.Index { get }
    public var endIndex: Self.Index { get }
    public subscript (position: Self.Index) -> Self._Element { get }
}

当然,CollectionType中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。这里列出的仅仅是为了表示CollectionType的特性。

下标(Index)

虽然我们在使用数组的时候,元素下标总是从0开始,并且逐个递增。但下标不必是从0开始递增的整数。比如a、b、c……也可以作为下标。下标类型的关键在于能根据某一个下标推断出下一个下标是什么,比如对于整数来说下一个下标就是当前下标值加1。下标类型的协议如下:

public protocol ForwardIndexType : _Incrementable {
    ///....
}

public protocol _Incrementable : Equatable {
    public func successor() -> Self
}

对于下标类型来说,它们必须实现successor()方法,同时也得是Equatable的,否则怎么知道某个位置上的元素已经被访问过了呢。

数组简介

有了以上基本知识做铺垫,接下来就可以研究一下Swift中数组是怎么实现的了。

基本定义

我们可能早已体会到Swift数组的强大,它的下标脚本不仅可以读取元素,还可以直接修改元素。它可以通过字面量初始化,还可以调用
appendContentsOf方法从别的数组中添加元素。甚至于我们可能都没有仔细考虑过为什么可以用for number in array这样的语法。
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:数组丰富强大的特性绝不是由Array这一个类型可以提供的。实际上,这主要是协议的功劳。用OC写iOS时,协议几乎就是代理的代名词(可能是我对OC不甚精通,目光短浅),但毋庸置疑的是在Swift中,协议的功能被空前的强化。数组通过实现协议、以及协议的嵌套、拓展功能,具有了很多特性。数组的背后交织着错综复杂的协议、方法和拓展。

下面是数组的定义:

public struct Array<Element> : CollectionType, MutableCollectionType, _DestructorSafeContainer {
    public var startIndex: Int { get }
    public var endIndex: Int { get }
    public subscript (index: Int) -> Element
    public subscript (subRange: Range<Int>) -> ArraySlice<Element>
}

数组是一个结构体,它实现了三个协议,有两个变量和两个下标脚本。除此以外,数组还有大量的拓展。

数组拓展

数组的大量功能在拓展中完成,由于拓展很多,我就不列出完整代码,只是做一个整理。数组一共拓展了四类协议:

  • ArrayLiteralConvertible: 这个协议是为了支持这样的语法的:let a: Array<Int> = [1,2,3]。实现协议很简单,只要提供一个自定义方法即可:
public init(arrayLiteral elements: Element...)
  • _Reflectable:这个协议用于处理反射相关的内容,这里不做详解
  • CustomStringConvertibleCustomDebugStringConvertible:这两个是方便我们调试的协议,与数组自身的功能无关。
  • _ArrayType:这是数组最关键的部分。在实现这个协议之前,数组还只是一个普通的集合类型,它仅仅是拥有下标,而且可以重复遍历所有元素而已。而通过实现_ArrayType协议,它可以在指定位置(下标)添加或移除一个或多个元素,它还有了自己的count属性。

这一点也许有些颠覆我们此前的认识。一个集合类型,是不能添加或删除元素的。数组通过实现了_ArrayType协议提供了这样的功能。但这也很容易理解,因为集合的本质还是在于元素的收集,而非考虑如何改变这些元素。

_ArrayType协议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。比如说我想实现自己的数据结构——栈,那么就应该实现对应的_StackType协议。这种协议要充分考虑数据结构自身的特点,从而提供对应的方法。比如我们不可能向栈的某个特定位置添加若干个元素(只能向栈顶添加一个)。所以_StackType协议中不会定义appendappendContentsOf这样的方法,而是应该定义poppush方法。

SequenceType

接下来的任务是搞清楚ColectionType的原理了。不过在此之前,我们先来看看SequenceType的一些细节,毕竟CollectionType协议是继承了SequenceType协议的。

在有了Generator之后,我们已经可以在while循环中用Generatornext方法遍历所有元素了。之前也说过,SequenceType使对元素的多次遍历成为可能。

注意,仅仅是成为可能而已。如果遍历的细节由Generator控制,那么多次遍历是没有问题的。在极个别情况下,但如果遍历的细节依赖于SequenceType自身的某个属性,而且这个属性会发生变化,那么就不能多次遍历所有元素了。

SequenceType协议的基本部分非常简单,只有一个generator()方法,封装了Generator的创建过程。

一旦有了遍历元素的概念,SequenceType立刻就有了非常多的拓展。这里简单列举几个比较关键的:

  • forEach:这个拓展使得我们可以用for循环遍历集合了:for item in sequence
  • dropFirst(n: Int)dropLast(n: Int):这两个方法返回的是除了前(后)n个元素之外的Sequence。需要提一下的是,由于此时的SequenceType还没有下标的概念,这两个方法的实现是非常复杂的。
  • prefix(maxLength: Int)suffix(maxLength: Int):和刚刚两个方法类似,这两个方法返回的是前(后)maxLength个元素,实现也不简单。
  • elementsEqualcontainsminElementmaxElement等,这些都是针对元素的判断和选择。
  • mapflatMapfilterreduce这些方法是针对所有元素的变换。

SequenceType的拓展实在是太多了,但总结来看不外乎两点:

  1. 由于可以多次遍历元素了,我们可以对元素进行各种比较、处理、筛选等等操作。这些派生出来的方法和函数极大的强化了SequenceType的功能。
  2. 由于SequenceType自身的局限性,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多次遍历所有元素,还没有下标和元素位置的概念,因此某些方法的实现还不够高效,

带着这样的遗憾,我们来看看最关键的CollectionType是如何实现的。

细谈CollectionType

之前我们说过CollectionType协议是在SequenceType的基础上实现了Indexable协议。由于协议的继承关系,任何实现了CollectionType协议的类,必须实现Indexable协议规定的两个参数:startIndexendIndex,以及一个下标脚本:subscript (position: Self.Index) -> Self._Element { get }。即使这三个要求在CollectionType中没有直接标出来。

回顾一下数组定义的前三行,正是满足了这三个要求。再看CollectionType,它不仅重载了Indexable的一个下标脚本,还额外提供了一个下标脚本用来访问某一段元素,这个下标脚本返回的类型是切片(Slice)。这也正是数组定义的第四行,实现的内容。

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注意到,CollectionType还定义了很多属性和方法,比如:prefixUpTosuffixFromisEmptyfirst等等。但数组没有实现其中的任何一个。

事实上,这不仅不是数组设计的失败之处,而正是Swift协议的强大之处。Swift可以通过协议拓展,为计算属性和方法提供默认实现。因此,数组可以不用写任何代码就具备这些方法。更赞的是,任何实现了CollectionType协议的类型也因此具有了这些方法。

观察一下CollectionType的其它拓展,大部分都是重写了SequenceType中的实现。之前已经提到过SequenceType没有下标的概念,而类似于dropFirst这样的方法,利用下标的概念是非常容易实现的。

除了对一些已有方法的重写之外,CollectionType还新增了一些基于下标的方法。比如indexOf()等。

套用官方文档中对CollectionType的总结就是:

A multi-pass sequence with addressable positions

也就是说CollectionType是可以多次遍历,元素可定位的SequenceType

总结

ElementGeneratorSequenceTypeCollectionTypeArray由下至上构造了数组背后的层次结构。他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:

如果我们希望定义一个自己的数据结构,比如链表。首先可以明确它要实现CollectionType协议。链表应该是和Array同层次的类型。然后我们需要定义一个_ListType的协议,这个协议对应数组的_ArrayList协议,根据数据结构自身的特性定义一些方法。

如果觉得CollectionType甚至是SequenceType不满足我们的需求,我们还可以自己实现对应的类型。难度不会很大,因为它们虽然负责,但大多数方法已有默认实现,我们只要重写一些关键的逻辑即可。

最后需要说明的是,Swift中对集合的实现实在是太复杂了,如果每个都详细分析,怕是可以写一本书。希望读完这篇文章后,读者可以举一反三,自行阅读源码解决相关问题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