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进阶篇——线程+实例演示(附商品销售实例源码)

x33g5p2x  于2021-11-22 转载在 Java  
字(4.7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392)

何为线程?

简单来说,打开你电脑的任务管理器,在进程选项卡中,可以看到你电脑上一个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,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每一个程序理解为一个进程,而进程是受系统管理的基本单元。

那么啥是线程呢?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进程里面包含了很多个线程。而一个线程可以当作这个进程的一个子任务。就比如说你的微信,在你刷朋友圈的同时,也可以接收消息,这就是两个线程在运行。

我们为什么要用线程呢?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。

那么我们用了线程以后呢?

由图可知,任务二并不需要按照我们平常所写地Java代码从上到下执行,需要等待10S,等任务一执行完毕以后才执行任务二,线程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,能够极大地提升程序地运行效率。简单来说,线程是异步的。

实现多线程编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继承(extends)Thread类,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,h还有一种是使用FutureTask的方式创建。

这里举一个例子,如果你是商家,有自己的销售平台,当库存量为n时,是不是每当有人下单m件商品时,库存量就得减少m呀。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,用线程编程是怎么实现的呢?

线程Thread可以调用currentThread()方法的getName()获取到当前线程的名字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段代码。

package com.gantiexia.threadTest;

/** * @author GanTieXia * @date 2021/9/17 20:52 */
public class ShareVariableThread extends Thread{
    public int count = 5;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{
        // 获取到线程拿到count时的值并保存下载做输出使用
        int beforeCount = count;
        // 操作count
        count--;
        // 输出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线程操作前count的值:" + beforeCount + "。线程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操作后的值:" + count);
    }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// 创建五个线程
        Thread a = new ShareVariableThread();
        Thread b = new ShareVariableThread();
        Thread c = new ShareVariableThread();
        Thread d = new ShareVariableThread();
        Thread e = new ShareVariableThread();
        // 启动线程
        a.start();
        b.start();
        c.start();
        d.start();
        e.start();
    }
}

相信大家在看这部分的代码时,肯定会预想到答案,count肯定会一次递减输出,但是真的是这样吗,我们运行看一看。

如图,每一个线程在被创建的时候,其实都是new了一个本类的对象,也就是说,count在每个线程中都出现了一次,每个线程都在自己减少自己的count的值,并没有做到变量共享的情况。

于是我们把代码改成这样:

package com.gantiexia.threadTest;

import com.gantiexia.myhashmap.ThreadAa;

/** * @author GanTieXia * @date 2021/9/17 20:51 */
public class PrivateVariableThread extends Thread{
    private int count = 5;
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void run(){
        // 获取到线程拿到count时的值并保存下载做输出使用
        int beforeCount = count;
        // 操作count
        count--;
        // 输出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线程操作前count的值:" + beforeCount + "。线程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操作后的值:" + count);
    }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PrivateVariableThread thread = new PrivateVariableThread();
        // 创建五个线程
        Thread a = new Thread(thread,"A");
        Thread b = new Thread(thread,"B");
        Thread c = new Thread(thread,"C");
        Thread d = new Thread(thread,"D");
        Thread e = new Thread(thread,"E");
        // 启动线程
        a.start();
        b.start();
        c.start();
        d.start();
        e.start();
    }
}

看到这里,那这样总是在共享变量了吧?答案会不会如我们锁期待的一样呢?我们来看看。

可以看到,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,线程A和线程B操作后的count值都为3了,虽然每次线程锁拿到的值都是正确的,但是输出的时候却不正确了,这就造成了非线程不安全的问题,这是为什么呢?

在JVM中,count–的操作步骤要分为这几步:
①获取到count的值。
②计算count–的值。
③对count重新赋值。

在这三个步骤执行的过程中,如果有多个线程同时访问,那么一定会出现非线程安全的问题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在run()方法上加上我们的synchronized锁。

@Override
    synchronized public void run(){
        // 获取到线程拿到count时的值并保存下载做输出使用
        int beforeCount = count;
        // 操作count
        count--;
        // 输出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线程操作前count的值:" + beforeCount + "。线程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操作后的值:" + count);
    }

这样我们的运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?

那么此刻,我们就得到了我们想要的结果了。

实例演示

再回到我们刚才上面所讲到的问题:

这里举一个例子,如果你是商家,有自己的销售平台,当库存量为n时,是不是每当有人下单m件商品时,库存量就得减少m呀。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,用线程编程是怎么实现的呢?

我们来用线程简单模拟一下这个情景:

package com.gantiexia.threadTest;

/** * @author GanTieXia * @date 2021/9/17 22:48 */
public class SaleThread extends Thread{
    // 商品初始库存量为100件
    public int INVENTORY_COUNT = 100;

    @Override
    synchronized public void run(){
        // 获取到线程拿到count时的值并保存下来做输出使用
        int beforeCount = INVENTORY_COUNT;
        // 假设每个人的下单数量为[1,10]件之间
        int saleCount = (int) ((Math.random()*10) + 1);
        // 减少库存量
        INVENTORY_COUNT = INVENTORY_COUNT - saleCount;
        // 库存量大于0的时候才可以继续卖出
        if(INVENTORY_COUNT >= 0){
            // 输出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剩余库存量:" + beforeCount + "件。顾客" + 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购买"+ saleCount +"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" + INVENTORY_COUNT + "件。");
        } else if(INVENTORY_COUNT < 0) {
            // 当库存不够时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"剩余库存量:" + beforeCount + "件,顾客需求量:"+ saleCount + "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");
            // 销售不成功,库存量为这个顾客操作时的剩余库存量
            INVENTORY_COUNT = beforeCount;
        }
    }
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
        SaleThread thread = new SaleThread();

        // 假设此处有26个顾客产生了购买行为
        for(int i=0;i<26;i++) {
            // 顾客姓名我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
            char customer = (char)('A'+i);
            // 转换成字符转用来创建线程时设置顾客姓名
            String customerName = String.valueOf(customer);
            // 开始发生购买行为
            Thread purchaseBehavior = new Thread(thread,customerName);
            // 发生购买行为
            purchaseBehavior.start();
        }
    }
}

如上代码运行后,注意每次运行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,着重看一下结尾的输出。 运行后的输出为:

剩余库存量:100件。顾客A购买4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96件。
剩余库存量:96件。顾客D购买2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94件。
剩余库存量:94件。顾客E购买10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84件。
剩余库存量:84件。顾客R购买10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74件。
剩余库存量:74件。顾客B购买5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69件。
剩余库存量:69件。顾客F购买7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62件。
剩余库存量:62件。顾客I购买6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56件。
剩余库存量:56件。顾客K购买5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51件。
剩余库存量:51件。顾客J购买4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47件。
剩余库存量:47件。顾客L购买6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41件。
剩余库存量:41件。顾客M购买2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39件。
剩余库存量:39件。顾客N购买2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37件。
剩余库存量:37件。顾客O购买10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27件。
剩余库存量:27件。顾客P购买6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21件。
剩余库存量:21件。顾客S购买5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16件。
剩余库存量:16件。顾客U购买4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12件。
剩余库存量:12件。顾客T购买7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5件。
剩余库存量:5件,顾客需求量:8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5件,顾客需求量:8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5件。顾客Y购买5件商品。剩余库存量:0件。
剩余库存量:0件,顾客需求量:1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0件,顾客需求量:9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0件,顾客需求量:7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0件,顾客需求量:9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0件,顾客需求量:8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剩余库存量:0件,顾客需求量:4件。库存不足,请尽快补充库存!

相关文章

微信公众号

最新文章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