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etCode952三部曲之一:解题思路和初级解法(137ms,超39%)

x33g5p2x  于2022-08-17 转载在 其他  
字(7.8k)|赞(0)|评价(0)|浏览(271)

欢迎访问我的GitHub

这里分类和汇总了欣宸的全部原创(含配套源码):https://github.com/zq2599/blog_demos

题目描述

  • 难度:困难
  • 编程语言:Java
  • 给定一个由不同正整数的组成的非空数组 nums ,考虑下面的图:
  1. 有 nums.length 个节点,按从 nums[0] 到 nums[nums.length - 1] 标记;
  2. 只有当 nums[i] 和 nums[j] 共用一个大于 1 的公因数时,nums[i] 和 nums[j]之间才有一条边。
  • 返回图中最大连通组件的大小
  • 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4,6,15,35]
输出:4
  • 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20,50,9,63]
输出:2
  • 示例 3:

输入:nums = [2,3,6,7,4,12,21,39]
输出:8
  • 提示: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2 * 104
  • 1 <= nums[i] <= 105
  • nums 中所有值都 不同

审题

  • 可能是自身天资愚钝,欣宸第一时间居然没有搞懂题目中连通组件的大小的含义,以示例一为例,如下图,明明是三个边,为啥答案是4?

  • 好吧,晕晕乎乎的想了半天终于搞清楚了:
  1. 不是让你数有几条边!
  2. 是让你数能够连在一起的元素,最多有几个?
  3. 如下图,有四个连在一起,答案就是4

  1. 如下图,50和9之间没有公因数,所以连不起来,导致四个数字中,20和50相连,9和63相连,那么,能连在一起的两个组合中,每个组合的数量都是2,答案就是2

  • 磕磕绊绊终于读懂了题,再来看看解题前对知识储备的要求

需要哪些基本功?

  • 请先掌握下面两个基本功,然后再能愉快的解题和优化,享受AC的喜悦,以及超过人数百分比提升的成就感
  • 计算素数(埃氏筛选或者欧拉筛选,我这里用的是欧拉筛选)
  • 并查集,需掌握以下技术点:
  1. 数据结构是数组,下标代表数字,值代表父节点是谁
  2. 查找(查找时顺便优化路径)
  3. 合并
  • 上述基本功相信难不倒聪明的您,半小时内就能掌握,接下来,在欣宸图文并茂的解说中,一起享受解hard题的快乐吧

题目中还有哪些重要信息?

  • 除了基本命题,还有三个至关重要的信息需要重点关注,他们是解题的关键,如下图,请记住这三个信息,很快就会用到

  • 至此,准备工作已经完成,可以开始分析解题思路了,图文并茂的分析中,可能会让您产生一个错觉:hard题,就这?

解题思路

  • 先画个图来描述完整流程

  • 上面这个图,一开始可能您会看得有点晕乎,HashMap到底存了啥?并查集合并又合并了啥?
  • 看不明白没事,真的没事,此图其实是解题思路的提前小结,接下来咱们用实际数字来演示解题思路,总之,就是要以最简单和具体的手段让您理解思路

实例解题演示解题思路

  • 注意,接下来还是分析思路,暂时不涉及代码
  • 以官方的示例来演示解题过程吧,假设输入数组有四个数字:4、6、15、35
  • 首先,计算出每个数字的质因数,如下图,4的质因数是2,6的质因数是2和3,应该很好理解

  • 接下来,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,新建一个HashMap,key是质因数,value是原数字,以2为例,它是4和6的质因数,所以,key就是2,value是个ArrayList,里面的内容是4和6,也就是说,根据上面的图得出下面的图

  • 现在新建一个并查集,由于数字大小范围是从1到100000,所以,为了用数组下标表示数字,组数的大小就是100001,如此一来,array[100000]=123的意思就是:100000这个数字的父节点是123,这就是并查集概念中的数组定义的标准含义了
  • 注意,数组创建后,每个元素值都是0,如下图

  • 在本题中,咱们只关心4、6、15、35这四个数字,所以接下来画图的时候,数组中其他数字就不画上去了,后面的分析中,数组画出来就是下图的效果,相信您可以理解

  • 按照并查集的定义,最初的时候,每个元素的父节点是它自己,所以给数组中每个元素赋值,值就等于数组下标,如下图所示,注意下图新增了辅助理解的逻辑图,这个是用来帮助大家理解每个节点和父节点关系的,可以看到每个节点的箭头指向自己,表示自己是自己的父节点(或者说每个元素都是根节点)

  • 接下来,遍历前面准备好的HashMap,每个key对应的都是一个List,将这个list中的所有元素在并查集中合并,以key等于2为例,value中有两个数字:4和6,所以,在并查集中将4和6合并
  • 第一个key是2,value中的数字是4和6,将4和6合并的效果如下图,红色是改过的地方,值等于4,表示数字6的父节点改成了4,为了便于理解,逻辑图也同步改动了,6指向自己的父节点4

  • 第二个key是3,value中的数字是6和15,将6和15合并的效果如下图,蓝色是改过的地方,值等于6,表示数字15的父节点改成了6,为了便于理解,逻辑图也同步改动了,15指向自己的父节点6(逻辑图上可见,尽管只改了15的父节点,然而4,6,15已经在同一个树下了)

  • 第三个key是5,value中的数字是15和35,将15和15合并的效果如下图,绿色是改过的地方,值等于15,表示数字35的父节点改成了15,为了便于理解,逻辑图也同步改动了,35指向自己的父节点15

  • 至于第四个key,即7,它的value中只有一个数字35,谈不上合并,所以不做任何操作
  • 至此,并查集合并操作完成,纵观整个并查树,虽然有多个树,唯有以4为根节点的树,其元素最多,有四个,所以,此题返回值就是4,连通的四个元素是4-6-15-35
  • 画图画到手抽筋,相信您对解题思路已经完全掌握,接下来,开始编码吧

编码

  • 接下来的编码,先将几个关键点逐个列举,然后再给出完整代码,并且会附上详细的注解,相信您可以轻松读懂
  • 首先看看要定义哪些成员变量,如下,map是最重要的,刚才咱们详细分析过,代码注解也说得很细致了,然后是fathers、rootSetSize、maxRootSetSize都是并查集相关的数据结构
// 并查集的数组, fathers[3]=1的意思是:数字3的父节点是1
    int[] fathers = new int[100001];

    // 并查集中,每个数字与其子节点的元素数量总和,rootSetSize[5]=10的意思是:数字5与其所有子节点加在一起,一共有10个元素
    int[] rootSetSize = new int[100001];

    // map的key是质因数,value是以此key作为质因数的数字
    // 例如题目的数组是[4,6,15,35],对应的map就有四个key:2,3,5,7
    // key等于2时,value是[4,6],因为4和6的质因数都有2
    // key等于3时,value是[6,15],因为6和16的质因数都有3
    // key等于5时,value是[15,35],因为15和35的质因数都有5
    // key等于7时,value是[35],因为35的质因数有7
    Map<Integer, List<Integer>> map = new HashMap<>();

    // 用来保存并查集中,最大树的元素数量
    int maxRootSetSize = 1;
  • 并查集的查找根节点的操作也要注意,在查找过程中,将每个元素的父节点都改成了根节点,这就是常规的压缩操作
/**
     * 带压缩的并查集查找(即寻找指定数字的根节点)
     * @param i
     */
    private int find(int i) {
        // 如果执向的是自己,那就是根节点了
        if(fathers[i]==i) {
            return i;
        }

        // 用递归的方式寻找,并且将整个路径上所有长辈节点的父节点都改成根节点,
        // 例如1的父节点是2,2的父节点是3,3的父节点是4,4就是根节点,在这次查找后,1的父节点变成了4,2的父节点也变成了4,3的父节点还是4
        fathers[i] = find(fathers[i]);
        return fathers[i];
    }
  • 并查集的合并操作也有个细节要注意,每次合并后,根节点下属元素会增加,将总数统一出来,再和maxRootSetSize比较一下,这样持续的操作后,maxRootSetSize记录的就是最大的树的元素个数
/**
     * 并查集合并,合并后,child会成为parent的子节点
     * @param parent
     * @param child
     */
    private void union(int parent, int child) {
        int parentRoot = find(parent);
        int childRoot = find(child);

        // 如果有共同根节点,就提前返回
        if (parentRoot==childRoot) {
            return;
        }

        // child元素根节点是childRoot,现在将childRoot的父节点从它自己改成了parentRoot,
        // 这就相当于child所在的整棵树都拿给parent的根节点做子树了
        fathers[childRoot] = fathers[parentRoot];

        // 合并后,这个树变大了,新增元素的数量等于被合并的字数元素数量
        rootSetSize[parentRoot] += rootSetSize[childRoot];

        // 更像最大数量
        maxRootSetSize = Math.max(maxRootSetSize, rootSetSize[parentRoot]);
    }
  • 在来看一下得到数字的质因数的操作,如下所示:
// 对数组中的每个数,算出所有质因数,构建map
        for (int i=0;i<nums.length;i++) {
            int cur = nums[i];

            for (int j=2;j*j<=cur;j++) {
                // 从2开始逐个增加,能整除的一定是质数
                if(cur%j==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map.computeIfAbsent(j, key -> new ArrayList<>()).add(nums[i]);
    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    // 从cur中将j的因数全部去掉
                while (cur%j==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cur /= j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// 能走到这里,cur一定是个质数,
            // 因为nums[i]被除过多次后结果是cur,所以nums[i]能被cur整除,所以cur是nums[i]的质因数,应该放入map中
            if (cur!=1) {
                map.computeIfAbsent(cur, key -> new ArrayList<>()).add(nums[i]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• 关键代码已经看完了,来看看完整版代码
class Solution {
    
    // 并查集的数组, fathers[3]=1的意思是:数字3的父节点是1
    int[] fathers = new int[100001];

    // 并查集中,每个数字与其子节点的元素数量总和,rootSetSize[5]=10的意思是:数字5与其所有子节点加在一起,一共有10个元素
    int[] rootSetSize = new int[100001];

    // map的key是质因数,value是以此key作为质因数的数字
    // 例如题目的数组是[4,6,15,35],对应的map就有四个key:2,3,5,7
    // key等于2时,value是[4,6],因为4和6的质因数都有2
    // key等于3时,value是[6,15],因为6和16的质因数都有3
    // key等于5时,value是[15,35],因为15和35的质因数都有5
    // key等于7时,value是[35],因为35的质因数有7
    Map<Integer, List<Integer>> map = new HashMap<>();

    // 用来保存并查集中,最大树的元素数量
    int maxRootSetSize = 1;

    /**
     * 带压缩的并查集查找(即寻找指定数字的根节点)
     * @param i
     */
    private int find(int i) {
        // 如果执向的是自己,那就是根节点了
        if(fathers[i]==i) {
            return i;
        }

        // 用递归的方式寻找,并且将整个路径上所有长辈节点的父节点都改成根节点,
        // 例如1的父节点是2,2的父节点是3,3的父节点是4,4就是根节点,在这次查找后,1的父节点变成了4,2的父节点也变成了4,3的父节点还是4
        fathers[i] = find(fathers[i]);
        return fathers[i];
    }

    /**
     * 并查集合并,合并后,child会成为parent的子节点
     * @param parent
     * @param child
     */
    private void union(int parent, int child) {
        int parentRoot = find(parent);
        int childRoot = find(child);

        // 如果有共同根节点,就提前返回
        if (parentRoot==childRoot) {
            return;
        }

        // child元素根节点是childRoot,现在将childRoot的父节点从它自己改成了parentRoot,
        // 这就相当于child所在的整棵树都拿给parent的根节点做子树了
        fathers[childRoot] = fathers[parentRoot];

        // 合并后,这个树变大了,新增元素的数量等于被合并的字数元素数量
        rootSetSize[parentRoot] += rootSetSize[childRoot];

        // 更像最大数量
        maxRootSetSize = Math.max(maxRootSetSize, rootSetSize[parentRoot]);
    }

    public int largestComponentSize(int[] nums) {

        // 对数组中的每个数,算出所有质因数,构建map
        for (int i=0;i<nums.length;i++) {
            int cur = nums[i];

            for (int j=2;j*j<=cur;j++) {
                // 从2开始逐个增加,能整除的一定是质数
                if(cur%j==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map.computeIfAbsent(j, key -> new ArrayList<>()).add(nums[i]);
    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    // 从cur中将j的因数全部去掉
                while (cur%j==0) {
                    cur /= j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
            // 能走到这里,cur一定是个质数,
            // 因为nums[i]被除过多次后结果是cur,所以nums[i]能被cur整除,所以cur是nums[i]的质因数,应该放入map中
            if (cur!=1) {
                map.computeIfAbsent(cur, key -> new ArrayList<>()).add(nums[i]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        // 至此,map已经准备好了,接下来是并查集的事情,先要初始化数组
        for(int i=0;i< fathers.length;i++) {
            // 这就表示:数字i的父节点是自己
            fathers[i] = i;
            // 这就表示:数字i加上其下所有子节点的数量等于1(因为每个节点父节点都是自己,所以每个节点都没有子节点)
            rootSetSize[i] = 1;
        }

        // 遍历map
        for (int key : map.keySet()) {
            // 每个key都是一个质因数
            // 每个value都是这个质因数对应的数字
            List<Integer> list = map.get(key);

            // 超过1个元素才有必要合并
            if (null!=list && list.size()>1) {
                // 取第0个元素作为父节点
                int parent = list.get(0);

                // 将其他节点全部作为地0个元素的子节点
                for(int i=1;i<list.size();i++) {
                    union(parent, list.get(i))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        return maxRootSetSize;
    }

}
  • 在LeetCode上提交,结果如下图,137ms,超过39.55%的用户

  • 至此,初步尝试已经通过,尽管耗时偏高,39%的比例也过于勉强,但证明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走得通的
  • 本文接下来的篇幅,是对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犯错的复盘,放在这里供您参考,如果您也有类似困惑,希望接下来的内容可以帮助到您

何为连通?

  • 通过因数2可将 4, 6, 12连通,这句话啥意思?在看LeetCode高手们的解题过程时,常常看到他们提到连通,最初我是很难理解这个概念
  • 这句话的意思是,因为4,6,12有共同的因数2,所以,4和6可以连线,4和12也可以连线,6和12也可以连线,简单的说就是有共同因素的数字,它们是可以随意连接的!

最大的误解

  • 个人在做这道题的时候,最大的误解就是对并查集合并的理解错误,导致做错,这里列出来,以避免您犯相同错误
  • 以4,6,15,35这四个数字为例,以2为质因数的有4和6,以3为质因数的有6和15,以5为质因数的有15和35,以7为质因数的有35,逻辑关系如下图

  • 所以,我们在说并查集合并操作,到底在合并什么?(这是核心,理解正确,这道题就解开了)
  • 之前的误解如下图,以为是将红色箭头指向的四个集合合并,这样就达到了连通效果,实际上这样的理解是大错特错

  • 接下来是自我救赎的纠正之路
  • 首先,图就是错误的,既然是并查集,就应该按照并查集的数据结构来画图:一个int数组,数组下标就代表具体数字,值代表该数字的父节点是谁,例如 a[2]=5,其含义就是数字2的父节点是5,这是基本定义
  • 并查集初始化的时候,每个元素的父节点都是它自己,如下图,注意,这个数组的长度其实是36(既从0到35),但是其他元素都用不上,所以我们无需关注它们,也就没有画进图中

  • 接下来就是本题最核心的操作:合并,究竟该怎么合并呢?
  • 答案是:相同质因数的数字合并,也就是说:以2为质因数的是4和6,所以4和6合并,以3为质因数的是6和15,所以6和15合并,以5为质因数的是15和35,所以15和35合并,7的质因数只有35,那就没法合并了
  • 以上就是合并的操作,没错,就是这么简单:在并查集中对拥有相同质因数的数字进行合并
  • 看到这里,您应该会疑惑:这样的合并,和连通有什么关系?和解题又有什么关系呢?
  • 不急,咱能就用上面的数组,合并一下试试,稍后就会见证奇迹,也许能帮您找到豁然开朗的感觉
  • 为了形象的理解,接下来我给数组再配上图,用来更形象的表达元素之间的父子关系,合并前的数组和关系图如下图,每个圆圈都有个箭头指向自己,表示每个元素的父节点是自己

  • 接下来,合并4和6,这里的做法是把4作为6的父节点,所以,如下图,数组下标为4的元素值等于6,用逻辑图来表示,就是6的箭头指向4

  • 接下来该合并6和15了,它们都有质因数3,这一步非常关键,因为我就是在这一步恍然大悟的,如下图,将6的父节点设置为4,再看逻辑关系图,明明只是在合并6和15,然而,4、6、15已经连通了!

  • 恍然大悟:我们无需对各个质因数之间做什么,只要将每个质因数对应的数字合并即可,有的数字本来就属于多个质因数,所有跨质因数的连接都是因为这个特点而存在!
  • 接下来是连接15和35,相信聪明的您也已经彻底领悟了,此时4个元素已经连通了

  • 最后质因数7对应的数字只有35,一个数字就不需要合并操作了

敬请期待

  • 至此,952的解题思路以及最初级的解法实战已经完成,这么多图和示例,相信聪明的您对解答此题已经胸有成竹,然而耗时过长,超39%实在是过于落后了,不能忍,所以,接下来的章节咱们一起来对此题做第一次优化,看看能不能有所提升

你不孤单,欣宸原创一路相伴

  1. Java系列
  2. Spring系列
  3. Docker系列
  4. kubernetes系列
  5. 数据库+中间件系列
  6. DevOps系列

相关文章